武中奇(1907-2006)山东长清人。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,江苏省画院副院长 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中国书协江苏分会主
席。
8岁时临写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3年后继学《郑文公碑》及《经石峪》拓本,及长,上追秦汉,兼攻金石 。早岁参加革命,仍孜孜
于书法印章,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,多次为革命烈士纪念碑书丹 。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届书法篆刻展和中日书艺
交流展等 。
1980年曾应邀出访日本 。1981年以来,中国书协、江苏国画院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说文化部分别在南京、北京等地举办了
“武中奇书法展览”20世纪三十年代初受冯玉祥将军之聘,任“武训学校”书法教员。后参加抗日救援运动,参与组织发动了“邛味
起义”,建立起山东省第一支抗日武装。
幼年酷爱书法,家境清贫,仍坚持自学,刻苦临习《九成宫醴泉铭》及《郑文公碑》、《泰山经石峪金刚经》等。篆、楷、隶、
行、草皆长,尤精行草。楷书峻宏雄伟,刚毅质朴。草书则动静相依,错落有致。书风气势雄浑,挺拔苍劲,别具风貌。
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、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。
出版有《武中奇书法集》等。
武中奇的真、草、隶、篆均有深厚的功力,尤以真、草见长,特别是草书,是以碑融草的大胆尝试者和成功者,开宗立派,独树
一帜,世称武体 ,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。其真书峻宕雄伟、刚健质朴、紧中见放,草书则动静相依、错落有致、抑抑应节、
气势开豁。至于篆刻则以秦汉为宗、因石奏力、取其自然,盎然天趣。武中奇同志的书法在汲取唐碑风骨、魏晋神韵,博涉诸家的基础
上,形成了气势浑厚、挺拔苍劲的独有的艺术风量。故而人们有[笔如风云气如虹,积健为雄见此翁]的赞誉。
他的书法艺术的特色和风格,实质是其投身革命近五十年来胸怀坦荡、视野开阔、坚毅不拔、高风亮节的内在精神力量在形态上的
具体反映,它闪耀着社会主义时代的精神,是我国书法界的骄傲。---------《八大画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