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国学,顾名思义是指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。包罗万象,浩如烟海。我们要是盲目地去学,就会感到力不从心,不知所云。必须洞察全貌,纲举目张。按传统图书分类法,国学可分为四大部分:经、史、子、集。
近几年“国学热”一时兴起,学国学文化的人越来越多,民族复兴必须得文化复兴,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部分就是中国的国学,是任何民族无法比拟的,因为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宝典,传承了几千年。
近年来掀起“国学热”,学问体系渐由西学向国学回归,由此引领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复兴。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导向,体现了学术正能量。书法界也热衷于谈国学,但很多人所谈的国学,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学,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国学方法还未掌握。
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“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,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。